索引號: | 003101093/202006-00008 | 信息分類: | 規范性文件發布 |
---|---|---|---|
內容分類: | 公民,通知,綜合政務,其它 | 發布機構: | 銅官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|
生成日期: | 2020-06-04 | 文號: | 區政〔2020〕18號 |
關鍵詞: | 名稱: | 銅官區人民政府關于2020年實施2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 |
高新區管委會,各鎮辦社區,區政府各部門,各有關單位:
根據《銅陵市人民政府關于2020年實施34項民生工程的通知》(銅政〔2020〕14號)要求,區政府決定,2020年實施23項民生工程?,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新增5項民生工程
(一)農村改廁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。根據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求,在統籌推進秸稈綜合利用、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同時,因地制宜,建管一體,加強糞污廢棄物收集、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全過程管理,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。
(二)出生缺陷防治。圍繞《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》和“健康安徽2030”規劃綱要,在全區開展產前篩查技術咨詢、孕中期唐氏血清學三聯篩查以及優生優育健康知識宣教等,促進全區產前篩查率穩步提高,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,提高出生人口素質。
(三)美麗鄉村建設。為深入推進我區美麗鄉村建設,今年要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0%以上,基本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任務,實現所有鄉鎮政府駐地設施全覆蓋。
(四)智慧健康建設。建設“安康碼”綜合服務平臺,統籌推進電子健康卡、社會保障卡、醫保電子憑證與“安康碼”互聯互通,推廣更多場景的長期廣泛應用,為居民正常生活提供便利,為加強個人健康管理提供支撐,推動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。
(五)食品安全工程(市級項目)。根據《食品安全法》、《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》的要求,為加強食品檢測能力建設,防控食品安全風險,在鎮辦和社區加快推進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體系建設,構建食品安全初級“過濾網”,有效履行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職能,切實保障人民群眾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二、完善3項民生工程
(一)城鎮老舊小區改造。進一步完善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,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,將老舊小區智慧安防設施建設納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內容。
(二)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。根據國家統一部署,適時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。
(三)文化惠民工程。鑒于農家書屋已穩步推進,轉為部門日常工作。繼續實施公共文化場館開放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,積極組織開展農村文化活動、農村體育活動。
三、調整和退出5項民生工程
農村改廁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已單獨立項,農村污水、垃圾治理納入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中統籌實施,農村環境“三大革命”不再單列。“智醫助理”已納入智慧健康建設統籌實施,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健全機制,轉為部門日常工作,智慧醫療不再單列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康寧救助、社區管理服務提升工程和創業就業人員購(租)房補貼3項市級民生工程轉為部門重點工作推進。
四、繼續實施15項民生工程
繼續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、貧困殘疾人康復、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、就業創業促進、技能培訓提升、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、困難人員救助暨困難職工幫扶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、婦幼健康水平提升和職業病防治、學前教育促進、義務教育經費保障、水環境生態補償、棚戶區改造、民生保險(含困難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,市級項目)、婦幼疾病篩查工程(市級項目)等15項民生工程。
五、工作要求
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之年,各級各部門要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,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,堅持以重點民生工程實施為抓手,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、基礎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設,全面落實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等部署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(一)聚焦短板領域。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,聚焦困難人員救助、美麗鄉村建設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、就業創業促進、智慧健康建設等項目,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、重點群體就業和公共衛生服務等民生短板。
(二)強化資金保障。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,堅持盡力而為、量力而行,嚴格控制和壓減一般性支出,充分發揮好財政資金精準補短板和民生兜底作用。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,重點保障改善民生領域的投入,兜牢“三保”底線,確保民生工程資金足額安排到位,不留缺口。
(三)精準高效實施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項目化實施、精細化管理的思路,在工程類項目規劃設計、招標采購、建設監理、竣工驗收等方面加強過程管控,在補助類項目審查把關、評審認定、補助發放、報銷補償等環節精準組織實施,積極提升實施質量,確保圓滿完成各項任務。
(四)嚴格績效考評。強化全面績效管理,嚴格對標實施,將績效管理貫穿整個項目實施過程,注重項目規范實施,夯實基礎性工作,著力提升工作質量。堅持目標導向、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,確保各項民生政策落地見效。充分發揮人大政協巡視監督、審計檢查、財政監督及社會監督作用,形成監督合力。
(五)鞏固建后管養。進一步完善落實民生工程建后管養工作職責,確保項目管護責任、管護人員和管護資金落實到位。統籌考慮政府事權、產權歸屬、項目特點、經費來源、受益群體等因素,在強化政府責任的同時,充分發揮市場作用,合理確定管養主體,分類明確管養模式,保障落實管養經費,全面提升管養水平和質量。
(六)壓實各級責任。各級各部門要將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,各司其職、各負其責。區財政局(民生辦)要積極發揮牽頭抓總職責,各項目區直主管單位履行主管職責,鎮辦社區履行主體職責,對照目標責任書,強化責任落實、作風建設和跟蹤問效,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,真正把民生工程辦成經得起歷史、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民心工程。
附件:1. 銅陵市銅官區2020年省級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分解表
2. 銅陵市銅官區2020年市級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分解表
2020年5月28日
附件1
銅官區2020年省級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分解表
序號 |
項 目 |
全區目標任務 |
責任單位 |
||
1 |
貧困殘疾人康復 |
為502名貧困精神殘疾人服藥補助 |
區殘聯 |
||
為82名兒童實施康復訓練 |
|||||
為6名殘疾兒童裝配假肢矯形器 |
|||||
為6名兒童適配輔具 |
|||||
為580名非貧困精神殘疾人發放服藥救助卡 |
|||||
2 |
城鄉困難群體 法律援助 |
援助案件500件 |
區司法局 |
||
3 |
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 |
新培育1個以上規模生產經營主體的農產品實現追溯 |
區農業農村水利局 |
||
4 |
農村改廁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|
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|
按照示范縣的要求全面開展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,省級中心村實行全覆蓋。 |
區農業農村水利局 |
|
5 |
美麗鄉村建設 |
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0%以上,基本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任務。實現所有鄉鎮政府駐地設施全覆蓋。 |
區城管執法局 |
||
6 |
就業創業促進 |
通過購買服務方式,開發公益性崗位1530個,人員到崗率達50%以上 |
區人社局 |
||
組織140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其他16-24歲失業青年,參加3-12個月的就業見習。 |
|||||
7 |
技能培訓提升 |
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 |
1400人次,培訓合格率95%以上 |
區人社局、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|
|
退役士兵 |
65人,培訓合格率90%以上 |
||||
8 |
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 |
高齡津貼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應發盡發,低收入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覆蓋面不低于50% |
區民政局 |
||
建設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13個,配建率達到100% |
|||||
建設區級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、鎮(辦)養老服務指導中心、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站14個,覆蓋率達到100% |
|||||
打造1個省級智慧養老機構和1個省級智慧居家養老項目 |
|||||
9 |
智慧健康建設 |
“安康碼”應用便民 工程 |
“安康碼”申領率覆蓋轄區4G手機用戶數80%以上;推進“安康碼”在區級公共服務大廳應用。 |
區數據資源管理服務中心、區公共服務中心、區衛健委、區人社局、區醫保局 |
|
10 |
困難人員救助暨困難職工幫扶 |
特困人員供養及運行維護 |
特困人員供養108人?;旧顦藴什坏陀谏夏甓瘸青l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的60%,原則上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.3倍,對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、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員,分別按全護理、半護理兩檔發放護理補貼,標準不低于基本生活標準的10%。 |
區民政局、區醫保局、區總工會 |
|
開展特困供養服務機構星級評定,實施特困供養服務機構綜合定額補助管理,進一步提高特困供養機構管理運營水平。 |
|||||
孤兒基本生活保障 |
保障25名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權益。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費標準每人每月不低于1050元,福利機構集中供養孤兒每人每月不低于1450元,實行動態監管,應保盡保。 |
||||
生活無著人員社會 救助 |
救助對象約150人次,實行動態管理、應救盡救。 |
||||
困難殘疾人生活和 護理補貼 |
對符合政策規定的3189名困難殘疾人給予生活補貼,其中,一、二級2727人,三、四級462名殘疾人,補助標準分別為每人每年800元、400元。 |
||||
對5020名被評定為一級、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重度殘疾人給予護理補貼,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60元。 |
|||||
城鄉醫療救助 |
資助困難群眾參保人數0.45萬人 |
||||
困難職工幫扶 |
生活救助11戶 |
||||
子女助學3戶 |
|||||
醫療救助3戶 |
|||||
11 |
城鄉居民基本醫療 保險 |
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率達到95%以上;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?;I資政策,進一步提高籌資標準;新增籌資主要用于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,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穩定在75%左右;普通門診政策內報銷比例不低于50%;城鄉居民高血壓、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落地惠民;加強醫?;鸨O管,實施預算績效管理,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。 |
區醫保局 |
||
12 |
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保險 |
繳費人數0.42萬人 |
區人社局 |
||
13 |
婦幼健康水平提升和職業病防治 |
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提升 |
免費婚檢約2600人、婚檢穩定率在85%左右 |
區衛健委 |
|
國家免疫規劃常規免疫接種75000劑次 |
|||||
第一類疫苗適齡兒童接種率達90%以上,建卡率達到95%以上 |
|||||
職業病防治 |
煤塵(煤矽塵)等28種職業病監測信息上報不低于1000條 |
||||
14 |
出生缺陷防治 |
全區產前篩查人數2200人,產前篩查率達50%以上,孕婦咨詢隨訪率達到80%以上。 |
區衛健委 |
||
15 |
學前教育促進 |
新建公辦幼兒園 |
全區新建2所公辦幼兒園 |
區教育局 |
|
幼兒資助 |
資助困難家庭幼兒86人次 |
||||
16 |
義務教育經費保障 |
補助公用經費35594人 |
區教育局 |
||
免費提供國家課程教科書35594人 |
|||||
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費224人 |
|||||
17 |
文化惠民工程 |
文化場館免費開放 |
免費開放公共圖書館1個 |
區文旅局 |
|
免費開放文化館1個 |
|||||
免費開放鄉鎮文化站1個 |
|||||
農村文化建設補助 |
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補助3.4萬元 |
區文旅局 |
|||
農村文藝演出不少于17場 |
|||||
開展體育活動17場以上 |
|||||
18 |
水環境生態補償 |
順安河入江口斷面水環境質量達到III類、陳家墩斷面水環境質量達到II類 |
區生態環境分局 |
||
19 |
棚戶區改造 |
棚戶區新開工1600套 |
區征收服務中心 |
||
20 |
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|
改造10個老舊小區,涉及48.02萬㎡、5755戶 |
區住建局 |
附件2
銅官區2020年市級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分解表
序號 |
項 目 |
全區目標任務 |
責任單位 |
|
1 |
民生 保險 |
民生保險 |
為城鄉居民購買人身傷害保險服務 |
區應急管理局 |
困難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 |
為全區60周歲以上農村“五保”和城鄉低保群體購買意外傷害保險。 |
區衛健委 |
||
2 |
婦幼疾病篩查工程 |
對3600名新生兒進行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 |
區衛健委 |
|
對3600名新生兒進行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 |
||||
對3000名新生兒進行先天性心臟病篩查 |
||||
對3200名新生兒進行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篩查 |
||||
對3000名新生兒進行眼病篩查 |
||||
對1000名特困人群適齡婦女進行兩癌篩查 |
||||
3 |
食品安全工程 |
建設4個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快檢室 |
區市場監管局 |
|
建設1個基層所食品安全快檢室 |